波兰新闻

川观评论|保护好万亩良田,守护好农民钱袋

川观新闻评论员  张立峰

不知不觉,丰收节已来到第八个年头。全省农民朋友欢庆之时,更是四川“硕果”统计之日。媒体报道,四川今年秋收形势向好,大春应季粮食收获进度已近七成。结合此前小春粮食产量95.2亿斤的良好基础,全省粮食产量目标完成在即。

粮食播种面积继续稳定在9600万亩以上,年内115个县(市、区)建设1000个高标准、高水平、高质量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的目标即将完成,2025年725亿斤粮食产量目标即将突破……数据很亮眼,我们深知成绩来之不易。要取得更大的丰收,需要在全省各地建设好良田的同时,进一步监管好、保护好良田。

今年以来,国内破坏良田、侵害农民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。今年5月,央视曝光湖南省湘潭县、江西省萍乡市湘东区两地永久基本农田,竟然被各种垃圾覆盖,令人痛心。经查,原来是个别企业明目张胆、毫无顾忌地在农田上倾倒建筑垃圾,严重污染了土壤,给土地的复垦和农作物的种植、生长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,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。即便两地努力整改,造成的损失也难以挽回。这是一声警钟,四川要防患于未然,要有保护好良田的决心和零容忍的态度,要严厉打击以建筑垃圾违规倾倒为代表的破坏良田的行为,在监管和排查中不断完善常态化治理机制,用最低的成本、最高的效率保护好每一亩良田。

防破坏良田,更要防占地建房。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“两个不允许”,严禁少数人到农村占地建房,更是持续整治侵占耕地“挖湖造景”、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。若不禁止,不仅挤占农民的合法权益,更破坏农村土地资源的公平分配。四川要堵死少数人到农村占地建房这个口子,守护好乡村的公平与希望。

保护良田的同时,更需守护农民钱袋。前不久,央视曝光一批网上假农技专家,他们看似满口专业术语,实则是精心包装的带货演员。这些人利用农民对技术的渴求,将知识变现扭曲为坑农害农的“歪经”,这种“技术诈骗”严重透支农民对“直播助农”的信任。农业现代化需技术赋能,绝不容假农技专家“割韭菜”。对此,要重罚假专家及伪劣农资销售团队,做好常态监管,严格审核“专家”身份与农资产品,违规即下架账号、阻断交易。同时,相关部门应加大专业农技服务下沉力度,让农户便捷获取权威指导,既提升辨别网购虚假信息的能力,又能切实从数字经济中受益。
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