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兰新闻

马斯克豪掷10亿美元“点火”,A股放量V型反转,机器人板块“赢麻了”丨川观解盘

川观新闻记者 彭瑀珩

“带货王”马斯克再出手!这一次豪掷10亿美元增持特斯拉,不仅提振了自身股价,更带动A股市场同步“沸腾”。

9月16日,A股早盘经历“惊魂跳水”后又强势反弹,收盘时实现“V型反转”。沪指早盘指数冲高后快速下探,临近午盘逐步企稳回升;午后,券商、科技板块发力助推指数站稳脚跟,收盘前三分钟精准翻红,将“高位震荡”的张力拉满。截至收盘,三大指数集体飘红,沪指微涨0.04%,收于3861.87点;深成指上涨0.45%,报13063.97点;创业板指涨幅0.68%,收于3087.04点。全市场成交额放大至2.36万亿元,较前一日增加639亿元。量能还在线,市场交易热度未因震荡减退,资金博弈积极性依旧高涨。

从板块表现看,今日资金流向逻辑清晰,人形机器人概念成为盘面“最大赢家”。恒帅股份、安培龙、汉威科技、宏昌科技直接收获20厘米涨停,均胜电子、大洋电机、世运电路等多只个股也强势封板,板块内涨幅超5%的标的不在少数。

这波行情的爆发,源于“一明一暗”两大推手。

明牌是马斯克的“神助攻”。这位特斯拉掌门人不仅砸10亿美元增持自家股票,还释放多重利好——表态将评估AI芯片进展、计划召开机器人(Optimus)专项会议,在中国考察机器人供应商;多重刺激使得市场对特斯拉机器人预期持续升温,资金自然闻风而动。

暗牌则是市场的“高低切”逻辑。机器人板块在8月明显滞涨,而AI科技板块此前已走完一轮主升行情。进入9月,资金本就倾向于从高位标的向低位优质板块切换,叠加消息面催化,兼具“利好+低估值”属性的机器人板块,成为了资金首选。

然而,科技板块内部也在“悄悄换血”,资金从前期强势的AI算力领域,向机器人、液冷服务器等细分赛道转移。此前有消息称,英伟达正推动上游供应商开发一类名为 MLCP(微通道水冷板)的水冷散热组件,以应对AI GPU芯片随代际更替不断上升的发热。据悉,MLCP单价可达传统水冷板的3-5倍且能贡献较高毛利率,但由于其在流体力学、气泡动力学上的复杂性和更高冷液渗漏风险,尚需一段时间才能成熟。近日,液冷服务器及相关概念板块集体走强,相关个股淳中科技在今日实现了“6天5板”,股价翻倍。有意思的是,即便淳中科技澄清说“未涉足液冷服务器制造,仅参与液冷测试平台等测试环节”,但机构对行业前景的看好仍为板块筑牢支撑。中金预测2026年全球AI液冷市场规模将达86亿美元,受此提振,板块内个股银轮股份、剑桥科技等标的直接涨停。还有分析认为,科技板块的内部轮动并非主线切换,而是资金在科技赛道中“挖深潜”,寻找更具性价比的机会,这也从侧面验证了科技主线的热度仍在延续。

与热门板块相反,银行、有色金属板块今日遭遇资金“出逃”。北方稀土、紫金矿业、民生银行、招商银行等个股主力净卖出额居前,板块内多只标的逆势下跌,对指数形成拖累。背后逻辑不难理解,一方面,前期避险需求退潮。9月初市场跌幅较大时,不少资金涌入银行、有色等防御性板块。如今市场情绪回暖,资金更愿流向科技、机器人等弹性更高的领域,避险仓位面临兑现。另一方面,有色板块前期已有一定涨幅,部分标的估值处于相对高位,在市场风格切换节点,资金选择“落袋为安”。

当前。A股已连续三天高位震荡,不少股民心生疑虑:“这是要跌了吗?”

其实无需过度恐慌。分析指出,这波震荡本质是市场在9月初大跌后进入“蓄力调整期”——经过一波快速修复,市场需要时间消化分歧,完成“从高位传统板块向低位成长板块”的调仓,过程中出现波动属于正常现象,不必过度焦虑。从今日细节看,成交前三十的个股中仅8家下跌,核心标的赚钱效应仍在,说明资金并未大规模撤离,只是调整配置方向,并非行情“见顶”信号。

对普通投资者而言,震荡行情下最需避免“情绪化跟风”。分析人士纷纷提醒,当前市场以量化资金为主导,板块轮动速度快,追高极易陷入“一买就套”的被动局面。
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