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观新闻评论员 郭韵
近日,有女子在黑猫投诉平台发起投诉称,一行人在汕尾市某海鲜大排档吃饭时,5名儿童竟全部被按照成人标准收取茶位费,其中8个月的婴儿根本不能吃海鲜,甚至连碗筷都没拆封,也未饮用茶水,但仍被收取茶位费。此外,这家餐厅还存在海鲜称重“缺斤短两”的问题,一顿饭消费高达3000元,这种不诚信经营的行为已经构成“宰客”。目前,商家已联系顾客道歉,并退回多收的费用。
对婴儿收取茶位费,难免让人啼笑皆非。茶位费本质上收取的是“基础服务费”,通常包含了茶水、餐具使用、纸巾以及餐厅提供的一些基础服务。长期以来,这一收费模式被多数消费者默许接受,但默许不等于无边界,更不意味着商家可肆意滥用。
此次争议的核心,恰恰在于茶位费“一刀切”的收取方式对公平原则的背离。当餐厅以“按人头计费”为由,将完全不具备消费能力的婴儿与成人同等对待,即便婴儿未使用任何餐具、未享受任何服务,仍被强制收费,这种简单粗暴的操作,本质上是商家对“行业惯例”的滥用,更是对消费者权益的漠视。根据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,消费者依法享有公平交易权与自主选择权,而商家若未提前告知收费标准或强制向未消费服务者收费,已涉嫌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。即便商家履行了提前告知义务,向未实际享受任何服务的婴儿收取费用,仍难掩其不合理性——服务未发生,成本未产生,收费便失去了正当依据。
诚信是商家立足之本,消费透明是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基石,也是餐饮行业应遵循的基本商业道德。此次涉事餐厅不仅在茶位费上“薅羊毛”,还存在海鲜“缺斤短两”的问题,暴露的是其对诚信经营的漠视。这类依靠信息不透明、滥用“行业惯例”等潜规则牟取暴利的行为,或许能换来短期收益,最终损害的是自身的声誉和长远发展。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