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兰新闻

川观评论丨作为消费者,其实并不希望西贝垮

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丽萍

罗永浩与西贝之争,至此结果已经分明。

罗永浩今天宣布,西贝的事情告一段落,期待相关国家法规尽快出台。从老罗这方来看,算是息事宁人。估计事先他也没想到,一场个人吐槽会成为一场全民参与的讨论。

风助火势,这股风就是人心。一段时间以来,消费者对餐饮不透明的不满,对预制菜一些疑虑的小火苗,呼的一下,都被煽起来了,一下燎原。

从主要的观点看,如今不论主动还是被动,大众对预制菜的接受度都在提高,但作为消费者,希望有知情权、“吃得明白”,最好是制度化的保障;还有一个重要的,就是质价相符,不希望当“冤大头”。相信这次事件会督促相关法规提速,因此这种讨论与争议,是有益的。

但西贝输了,输得颜面无光。有媒体报道,西贝客流断崖式减少日损二三百万元,这个 “学费”太贵了。接下来,日子也不会轻松。但作为消费者,其实并不希望西贝垮。

西贝1988年成立,2025在国内拥有近400家门店,1.7万员工。可以这样说,在红海中的国内餐饮业,西贝能发展到这个品牌规模,是有实力和底气的。做餐饮的,说好说歹都正常,但最后要靠万千消费者用“脚”投出来的。包括贾国龙这次敢公开让媒体厨房探访,虽然效果适得其反,但贾老板这个自信,来自自己的后厨在业内确实经得起“查”的。

但离开业内,在互联网上,又是另一种争法。贾老板以为争的是预制菜标准,其实争的是人心;贾老板以为争的是名声,其实争的是消费者情绪;贾老板以为自己争的是“理”,大众看到的却是资本的傲慢。这也是对所有企业的提醒,当下做生意,尤其做大众生意,不能不懂互联网,不能不共情消费者。这是多么痛的领悟。

交了学费就要好好补课。30多年做大一个企业不容易,一个企业不仅是企业家的财富,也是社会优质资源所在。接下来就看西贝怎么做了。希望西贝能利用这次危机,认真反思,重振旗鼓,让产品更优质,服务更贴心,与消费者更共情,从打不垮中变得更强大。

而网上对西贝的关注吐槽争议,在现在的热度下都很正常;但不要无限放大,也不宜穷追猛打。一个良性公共议题要达到的效果,是让社会变得更好,而不是非要打垮哪个。
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