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观新闻评论员 余姝满
金秋九月,第二届金熊猫奖如约而至。
相比历史悠久的戛纳、威尼斯电影节,金熊猫奖目前才举行第二届,这只“金熊猫”还很年轻。
今天,世界范围内的电影节有上千个之多,每个电影节、每个电影奖项都有自身独特的定位和风格。作为一项以影视为载体、以大熊猫为文化符号、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旨归的国际影视文化大奖,金熊猫奖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使命。
从首届到第二届,这个年轻的国际大奖,正以更全面、更国际、更专业的姿态,架起一座文明互鉴的光影之桥。本届活动,共有126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参评,国外作品占73.2%,金熊猫奖立足全球视野、倡导多元文化表达的精神理念,在每一个阶段、每一个环节都有着生动体现。
第二届金熊猫奖提名名单已经公布。在电影单元,有全球现象级大片《奥本海默》,也有由中国已故藏族导演万玛才旦执导的《雪豹》。在动画片单元,有四川本土制作的动画电影《哪吒之魔童闹海》,也有来自国外的《鸟的孩子们》《蓝色巨星》……不同国家、不同作品、不同创作者,风格更加多元、表达层次更加丰富,让我们深切感受到超越地域、语言的力量愈加凸显。
金熊猫奖不只是一个奖项,更是一个平台。相比较于获奖的最终结果,金熊猫奖也注重交流、对话、共享的过程。
透过本届金熊猫奖,可以“看见”这样一种搭建文明对话新平台的努力。本届活动由“3+3+1”系列活动组成。第一个“3”是三大主体活动,第二个“3”是三项配套活动,“1”是一场延伸活动。比如,在配套活动中,“大家一起看电影”以优质影片展映为形式,架起中外文化沟通的桥梁,在跨国电影文化互动中迈出全新一步,为多元文化合作打开新可能。其中的“1”,则是指一场延伸活动,“我们的panda”短视频图文全球征集展播,这只“金熊猫”连接全球,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跨越国界的文化共鸣。
让不同文化、不同文明相遇,让彼此相互看见、相互理解,这正是金熊猫奖的“含金量”所在,也是吸引更多国际影视同行参与的魅力所在。这只“金熊猫”还在成长,潜力无限,坚持专业性、国际性、开放性,相信“中国的大熊猫”能更好实现其使命,成为“世界的金熊猫”。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