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兰新闻

川观评论丨可以倡议老人错峰出行,但不能说“老人高峰出行有错”

川观新闻评论员 邓也

日前,有网友反映,江西赣州定南县早高峰时段天天有大量老人为了听免费课跟学生“抢公交”,导致每天都有不少学生挤不上公交车而迟到。定南县交通运输局表示,已在当地官方账号发出倡议,号召成年乘客错峰出行,将有限的公交资源优先让予学子。

与学生“抢公交”、导致学生迟到……这样的描述显然有失公允。挤不上公交,首先是公共交通资源的配置和供给问题。现实中,倡议老人错峰出行没有问题,但是要把话说清楚,不能把高峰时段公交拥挤的责任归咎于老人出行,更不能让老人在高峰出行时产生一种心理负担。

早高峰时段,学生上学、上班族上班是“刚需”,相比之下,老年人的出行的“必要性”显得稍低,似乎可以选择、可以调整。但是,老人也有一定的高峰出行需求,例如去医院看病、送孩子上学归来、办理社保等往往需要“卡点”,他们也别无选择,需要这个时段出行。即使是“次要”一点的探亲访友或参加活动,也应给予必要的尊重。

必须要强调的是,“倡议老人错峰出行”和“老人高峰不能出行”是两个概念。老人积极配合是“深明大义”,没有做到也无可厚非,不能随意指责、嘲讽他们,更不能对其进行道德审判。

其实近年来随着公共服务供给的提升和居民思想观念的进步,“高峰通勤之争”已经很少了。报道中定南县“老人抢公交”现象源于近期某地的“免费课”,也就是说并非日常现象,属于事出有因。只要做好错峰倡议,协调一下“免费课”时间,也是可以解决的。

家家都有老人,关爱老人的程度体现一个社会的温度。城市治理重在不断满足不同群体的合理诉求,而非让某一群体牺牲权益。高峰时段,既要为保障学生和上班族的通勤,也要为老人的必要或不必要的出行留出空间,让无论老幼都能在社会发展中感受到尊严与温暖。
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