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观新闻评论员 周明华
教师是立教之本、兴教之源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实施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,加强师德师风建设,提高教师培养培训质量,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。今天是第41个教师节,教育部发出“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”的号召,既是对教师队伍的要求,更是建设教育强国的时代号角。
教育家精神是教育的灯塔,中华师道传统亦从未断流。孔子“有教无类”打破垄断,陶行知“生活即教育”革新理念,如今更成铸魂强师之钥,推动中国教育上台阶。
98岁叶连平退休24年免费为孩子们补英语、南充“90后”特教教师陈潘霞守护17名特殊儿童、成都市树德中学教师卿丹丹投身“网链共享计划”、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的张伶俐教授十年磨一“课”——这些教师“传道授业解惑”,怀着“大我”信念、“言为士则”的操守与“启智润心”的智慧。新时代教师,既要做授业“经师”,更要做塑魂“人师”;既守教育规律之正,更创育人方式之新。
当前科技革命重塑竞争格局,人才成为核心战略资源,教育基础性、先导性地位日益凸显。如果将教育比作育栋梁的沃土,教师便是土壤根基,教育家精神就是滋养根基的阳光雨露。无高水平教师队伍难有高质量教育体系,缺其引领难育担复兴大任的新人。从教育大国迈向强国,唯有以教育家精神铸魂,教师队伍方能扛起时代重任。
现实中,我们的教育仍面临不少挑战。部分地方以形式主义裹挟教学,过度行政化挤压育人空间;一些教师困于非教学事务,专业成长乏力;社会功利化倾向也不时侵扰校园。今年教师节强调“推出尊师惠师举措,提高教师获得感幸福感”,绝非单纯节日关怀,而是触及深层问题,破解困境、夯实师资的制度性转向。
让教师成为受尊敬的职业,需要实打实的行动。首先,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,让教师在尊重与荣光中感知职业价值。其次,构建“优者从教、教者从优”生态,既要让“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”落地落实,更要破除“五唯”评价壁垒,打通教师专业发展通道,让努力有回报、成长有希望。更关键的是赋予教师专业自主权。削减不必要的检查评比,把时间还给课堂;支持教师探索教学改革,宽容创新中的失误;推动教师参与学校治理,让教育智慧充分涌流。
弘扬教育家精神,更需全社会协同发力。家长多一份信任,少一份苛责,形成家校育人合力;企业与社会组织可设立教师奖励基金、提供发展资源,反哺教育事业。当尊师重教从口号变为行动,教育家精神才能在社会沃土中扎根生长。当教育家精神照亮每间课堂,当尊师惠师成全社会共识,千万教师定能以更强使命感躬耕教坛,必将以师者担当为中国式现代化筑牢人才根基,让教育之光点亮民族未来。
【未经授权,严禁转载!联系电话028-86968276】